【鉴定中药材名】甘遂
【药材历史考证】甘遂的始载本草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《名医别录》云:“生中山川谷。二月采根,阴干。”《本草经集注》云:“中山在代郡。……赤皮者胜,白皮者都下。”代郡,即今山西大同县东。《新修本草》云:“真甘遂苗似泽漆。且真甘遂皆以皮赤、肉白、作连珠、实重者良。”《本草图经》曰:“今陕西、江东亦有之。……苗似泽漆。茎短小而叶有汁。根皮赤、肉白、作连珠。”《本草衍义》曰:“甘遂,今惟用连珠者。”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,与现今药用甘遂相符。
【植物形态鉴定】多年生草本,高25~40cm,含白色乳汁。根呈连珠状,稍弯曲,亦有呈长椭圆形,外皮棕褐色。茎直立,丛生,基部稍木质化,紫红色,上部淡绿色。叶互生,近无柄;叶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3.5~9cm,宽4~10mm,先端钝,基部楔形,全缘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杯状聚伞花序顶生;有5~9伞梗;各伞梗再二叉状分枝;苞片三角状宽卵形;总苞钟状,先端4裂,腺体4,生于裂片之间的外缘,呈新月形;雄花多数,每花具雄蕊1枚;雌花1朵,位于总苞中央,子房3室,花柱短,顶端3裂,柱头头状,微2裂。蒴果类球形。花期6~9月,果期8~10月。
【药材性状鉴定】本品呈椭圆形、长圆柱形或连珠形,长1~5cm,直径5~25mm。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,凹陷处有棕色外皮残留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粉性,白色,木部微显放射状纹理;长圆柱状者纤维性较强。气微,味微甘而辣。
【药材显微鉴定】根横切面:残存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。皮层狭窄,散有类圆形、类三角形、类方形、长方形或多角形的厚壁细胞,并有乳汁管。韧皮部宽阔,近形成层处筛管群较明显;有乳汁管。形成层成环。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至10余个相聚,放射状排列;射线宽2~10余列细胞,亦有少数乳汁管分布。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。
粉末类白色。淀粉粒甚多,单粒球形或半球形,直径5~34μm,脐点点状、裂缝状或星状;复粒由2~8分粒组成。无节乳管含淡黄色微细颗粒状物。厚壁细胞长方形、梭形、类三角形或多角形,壁微木化或非木化。具缘纹孔导管多见,常伴有纤维束。
【药材理化鉴定】取本品粉末1g,加乙醇10ml,冷浸24小时,滤过。取滤液2ml,置蒸发皿中,在水浴上蒸干,加醋酐1ml溶解,将溶液置试管中,沿管壁加浓硫酸1ml,两液界面出现紫红色环。(检查甾醇)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荒坡草地、路旁。分布于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河南、湖北等省区。
【采集加工】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,撞去外皮,晒干。
1.生甘遂除去杂质,洗净,晒干。
2.醋甘遂取净甘遂,照醋炙法炒干。每100kg甘遂,用醋30kg。
【性能功用】苦,寒;有毒。归肺经、肾经、大肠经。泻水逐饮。用于水肿胀满,胸腹积水,痰饮积聚,气逆喘咳,二便不利。内服:0.5~1.5g,水煎服。炮制后多入丸、散用。孕妇禁用;不宜与甘草同用。
【附注】置通风干燥处贮藏,防蛀。
高斗养生网是一个大型的养生保健知识网站,从头到尾高清图解人体穴位大全和穴位按摩手法,如头部面部、颈部肩部、 胳膊手部、胸部腹部、腰部背部、臀部腿部、脚部足底图解其穴位按摩的作用与好处,尤其重点解读三阴交、足三里等穴位位置图的同时,进行养生保健等穴位按摩手法指导。另外还提供针灸,艾灸,刮痧,推拿,按摩,保健,疾病防治等方面知识供参考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caogen.haoduozhan.cn/article/253.html